通老科协〔2025〕2号
各县(市、区)老科协、市老科协各分会:
为深入推进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努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成效,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老科协系统开展“三帮一培”活动。现就活动要求,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老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动员全市老科技工作者在继续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三帮一培”活动,即:帮农民增收致富、帮会员能力提升、帮后备力量培育、培植农业科技小院(示范基地、咨询服务站),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上有新作为、新突破。
二、总体目标
以点带面,齐心协力,按照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大振兴要求,贡献更多老科协的智慧和力量。助力农民增收渠道更加稳定多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健增长。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助力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保持高位运行。每个县(市、区)老科协形成一个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品牌,为打造“三帮一培”工作品牌贡献力量。
三、重点工作
(一)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确保农民的收入增长至关重要,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也是老科协助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帮农民增收致富,就是要通过开展“科技下乡”“老专家基层行”“江海垄上行”等系列活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难题,助力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格局,提升产业价值,促进农民创业创新,提高农民收入。
(二)帮助会员能力提升。老科技工作者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更广泛地把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赋能高质量发展。“四服务”是老科协工作的方向,帮会员能力提升,就是要推进老科协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推进老科技工作者入会,?发挥学会学科专家智库优势。运用“亚夫富民大讲堂”等平台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提升老科协会员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每个县(市、区)老科协要形成一个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平台。
(三)帮助后备力量培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培养后备力量,能有效化解当前所面临的难题。后备力量包括三支力量:驻村第一书记、“新农人”和青年农业科技者。要在组织部门指导下,与驻村第一书记结对共建,助其完成抓党建、促振兴任务,促进其快速成长,帮助第一书记圆满完成任期内的各项工作任务。要组织开展对驻村第一书记的培训。各县(市、区)老科协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新农人”,配备实践经验丰富的老科技工作者进行指导,为新农人创业铺平道路。各级老科协要帮助市县镇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青年农业科技者,通过到生产一线去,手把手、面对面传授,让他们在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作风上尽快适应新形势,使之成为重要的农业技术支撑力量。
(四)培植农业科技小院(示范基地、咨询服务站)。倾力打造“农业科技+农村小院”式科技小院(示范基地、咨询服务站),组织高校师生,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和老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农业科技小院(示范基地、咨询服务站)里,从事农业科技研究、试验、示范、服务、咨询等“三农”工作。深入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让大地不仅收获粮食,也产出更多学术成果。各县(市、区)要大力培植农业科技小院(示范基地、咨询服务站),力争有条件的县(市、区)农业科技小院(示范基地、咨询服务站)在数量上有所突破。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开展“三帮一培”活动对助力乡村振兴具有的现实意义。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中国老科协重要指示精神,助力南通农业现代化走在前、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技术优势和威望优势,引导资源下沉、人才下沉、服务下沉,赋能稳产保供、科技创新、产业振兴、农村改革、农民增收、乡村建设,为有力有效助推南通乡村全面振兴扛起应有担当。
(二)加强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发挥各地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充分利用好专家库、“亚夫富民大讲堂”讲师团等各类助农服务平台,动员发动广大老科技工作者更多地投入到“三帮一培”活动中去。为农民、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要积极主动与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联系,争取政府部门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为老科技工作者创造更好服务“三农”的条件。
(三)注重总结经验。要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做好成果汇总统计;要善于发现典型,充分运用老科技工作者在“三帮一培”活动中工作成果,以典型引路,积极打造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服务品牌,为助力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好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
南通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2025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