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宣传
海安市老科协李堡镇分会举办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讲座​
发布者: 海安市老科协李堡镇分会 发布时间: 2025-07-30 14:47:00

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欧洲多国也于近日报告输入性病例。7月29日,海安市老科协李堡镇分会积极响应,举办了一场科学与健康知识讲座,聚焦基孔肯雅热的防控问题。此次讲座特别邀请了李堡中心卫生院的王健康医生担任主讲嘉宾,分会全体理事及会员代表参加了活动。

王健康医生介绍了基孔肯雅热的基本情况。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信息显示,多数患者为轻症,重症及死亡病例较为少见。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

王健康医生强调,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就基层防控而言,防蚊灭蚊是关键。伊蚊依靠在各类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因此,清除积水至关重要。基层社区应组织力量,重点排查房屋前后、花园、阳台、天台、卫生间、水池、树洞、绿化带等地,及时清理废弃容器、花盆托盘、水养植物的容器、储水桶、轮胎、杂物、塑料垃圾、竹筒等积水,从源头上减少蚊虫滋生。同时,可采用物理和化学等多种方式灭蚊。居家发现有成蚊时,可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物理措施,也可科学合理使用市售有合格证号的家用卫生杀虫剂,如蚊香、灭蚊片、杀虫气雾剂等。

对于个人防范,王医生给出了详细建议。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DEET)、避蚊酯等成分的驱蚊剂。要避开伊蚊活动的高峰时段,即上午 7 - 9 点、傍晚16-18点,减少在户外树荫、草丛、积水等蚊虫密集处长时间停留。居家防护方面,要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时使用蚊帐。此外,水培植物应每3-5天彻底换水,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根部;定期检查饮水机水槽、冰箱底部水盘等隐蔽积水处;及时清理废弃瓶罐、一次性容器。

王医生还介绍了基孔肯雅热的症状表现。其潜伏期一般为1至12天,多为3至7天。发热会持续1至7天,伴有寒战、全身肌肉疼痛、呕吐等;皮疹多出现在发病后第2至 5天;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个人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尤其是有蚊虫叮咬史或者疫区旅居史者,要立即就医治疗。

讲座结束后,分会理事及会员代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基孔肯雅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掌握了实用的防控方法。海安市老科协李堡镇分会通过举办此次讲座,为基层群众普及了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提升了大家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为保障当地居民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徐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