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全国科普月期间,启东市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安全基础”主题,开展系列科普活动50余场,覆盖青少年、老年人、农民等群体,通过“理论+实践+互动”模式,将科技服务精准送达基层,形成“青少年启蒙、老年人护航、产业赋能”的三维科普格局。
青少年科普:沉浸式体验播撒科学种子
北城区街道长江新村社区的“科普启童心”活动中,消防员现场演示灭火器操作,四年级学生王梓涵在模拟灭火后说:“原来要先拔保险栓对准根部!”宇宙探秘环节,志愿者用动画解析黑洞原理,学生李雨桐畅想“太空育种”获全场掌声。北新镇分会的物理实验课上,黄海丹通过拉伸气球讲解弹性限度,陈诺在泡沫与砖块浮沉实验后恍然大悟:“轮船能浮是因为排开水量大!”据统计,全市老科协已开展青少年活动30场,覆盖学生超5000人次,创作科学绘画200余幅。
老年群体服务:定制化课程守护晚年安康
稷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周卫红讲解“家庭腌菜20天安全期”时,72岁的张桂兰边记边说:“再也不乱吃剩菜了!”这场“护舌尖安全”活动还涵盖养老诈骗防范,政法办龚海英揭露“AI换脸借钱”套路,发放防骗手册120份。绿城花园社区的消防科普则创新采用“飞行棋互动”,居民在游戏中掌握“油锅起火先关燃气”等技能,张阿姨带着孙子连玩三局:“现在他比我还清楚逃生要走安全出口!”
农业科技赋能:田间地头结出致富硕果
临河村的“科技兴农”讲座上,施永新教授的油菜秋播技术让80余名农户驻足。随后参观的鱼洋环保科技公司,其循环水养殖技术使刀鱼亩产值达200万元,带动周边12户养殖户转型。金鑫家庭农场内,朱云飞的2000亩“吨粮田”示范基地里,无人机1小时播种50亩的场景震撼全场。老科协农业分会的“田郎中”团队更创新推出“城乡双轨服务”,既在武陵村培训绿色防控技术,又在长者驿站教退休居民阳台种菜,发放技术手册超500份。
据启东市老科协负责人介绍,此次科普月创新“五老+部门+企业”协同模式,组建12支服务分队,开展“订单式”服务38次。下一步将推进“科普进校园”“银发农技结对”常态化,让科技红利持续惠及更多群众。从校园实验室到乡村田埂,从社区活动室到企业车间,科普之光照亮了启东城乡每个角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陈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