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宣传
织密银龄科技教育网 海安市老年科技大学实现区镇全覆盖
发布者: 海安市老科协 发布时间: 2025-04-08 10:00:31

3月28日,春日暖阳洒在海安市李堡镇,这里的老年科技大学分校热闹非凡,“智能手机应用班”“健康训练班”“科学养生班”同时拉开帷幕。这不仅是李堡镇分校的开学日,更标志着海安市老年科普教育迎来重大飞跃——全市14个区镇街道均已设立老年科技大学分校,一张覆盖城乡的科普教育大网全面铺开,从此,海安市的老年朋友们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前沿科技知识再教育,畅享知识带来的充实与快乐。

海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发展,将老年科技大学的创建作为提升民生幸福指数、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江苏省老科协和南通市老科协悉心指导下,去年9月,海安市科协、市教体局、市老科协迅速响应,联合发布《关于创建海安市老年科技大学的实施方案》,明确创建目标、实施路径,精心规划课程体系,从顶层设计为老年科技大学建设筑牢根基,一场面向全市老年群体的知识普及行动正式启航。同年11月30日,海安市老年科技大学成立暨开课仪式盛大举行,再次向全市发出推动老年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号召,为分校建设按下“加速键” 。

“我们希望通过老年科技大学的建设,打破老年人与科技知识之间的壁垒,让‘养老’变为‘享老’,让他们的晚年生活不仅有岁月静好,更有知识的充实与满足,同时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注入‘银发力量’。”海安市老科协会长屈祖平谈及创办初衷时说道。为达成这一目标,海安市老科协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与市老年大学深度合作,将先前开展的“富民、法律、德育、健康”四大讲堂融入老年科技大学教学体系,实现师资、场地、活动全方位共享。依托区镇社区教育中心,老年科技大学把课堂开到老年人家门口,围绕智慧生活、健康养生、农业技术、文化艺术、法律法规等老年人关注的领域,精心设计课程,逐步构建起“总校——分校——社区教学点”三级教学网络,让科普教育的触角延伸至城市乡村每一处。历经近半年紧锣密鼓筹备,10个区镇分校、22个街道社区教学点如雨后春笋般在海安大地“扎根”,全部挂牌成立 。

如今,走进海安城区与乡镇,老年科技大学课堂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在曲塘镇分校AI智能生活班,曲塘实验小学信息科技教师、计算机软件高级程序员洪波老师正妙趣横生地讲解AI技术。他通过动画演示、互动问答,将复杂的AI原理变得通俗易懂,学员们围在智能设备前,亲手操作体验AI绘画、语音识别,惊叹科技神奇的同时,也学会了用新技术丰富生活。李堡镇分校“科学养生班”里,老师结合季节变化、中医养生理论,为学员传授慢性病防治、饮食调理、穴位按摩等实用技巧。65岁的赵伯伯开心分享:“上次牙疼,按老师教的合谷穴止痛法,没一会儿就不疼了,现在全家老小都跟着我学!”今年以来,海安市老科协还将“富民、法律、德育、健康大讲堂”搬进老年科技大学教学点,已开展8场健康知识、农业技术、法律法规讲座,定点教学与移动教学结合,让更多老年人受益 。

随着老年科技大学这张银龄科普网络日益细密,海安市老年群体正以积极乐观的姿态拥抱科技浪潮,在知识海洋里寻得晚年生活新乐趣、新价值。未来,海安市将持续优化老年科技教育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这股知识春风吹遍每一个角落,助力老年人绽放更加精彩的晚年。

(海安市老科协 於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