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如皋市老科协搬经分会求实担当创佳绩
发布者: 如皋市老科协 发布时间: 2025-07-22 14:30:13

搬经分会在如皋市老科协精心指导下,结合搬经实际,务实开展工作,勇于担当作为,以助力乡村振兴为重点,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绩。

一、助力“双结对”创新绩

搬经镇老科协与鞠桥社区结对以来,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发展定位,坚持产业为先、生态为基、民生为本,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协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坚持产业兴农不动摇。大力做好大棚出租、土地流转两篇“文章”,利用省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00万元新建280亩标准设施大棚和连栋温室大棚,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老科协利用各方资源积极牵线搭桥招商引资,280亩标准设施大棚、连栋温室大棚已全部出租,每年租金为70.93万元,剔除土地租金,每年村营收入净增50.13万元,同时能够为30余名村民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

协力打造人居环境,加速基础设施再提档。持续推动党建工作和民生实事深度融合,老科协发动会员上门走访了解情况,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鞠桥大道、丰泽河等年久失修道路、河道,利用200万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进行综合整治。利用“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培育村”专项补助资金181万元,对全村破损道路、塌陷河道进行修缮,新增整村亮化工程(326盏路灯)、垃圾分类等硬件设施,全村河道、道路两侧绿化长度达7公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协力优化基层治理,促进公共服务提质效。老科协和村居共同认真梳理当前社区在群众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制定问题清单,会商解决思路,逐步化解闭环。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五条泥土路,通过市农业农村局的“一事一议计划”全部修建为水泥路。群众关注度较高的三格式化粪池整村推进项目、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公墓改造等民生实事工程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利用基层网格化管理,化解邻里矛盾,得到群众高度认可。

二、助力乡村产业提效益

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和志愿服务。实施乡村产业助力,指导湖刘社区打造标准化轮作种植基地,成功探索出“一年三茬”蔬菜种植新模式,让基地产出翻倍,亩均收入增长1500元,带动周边群众近百人就业,实现劳务性收入60万元。积极开展惠民科普。举办农业技术培训10次,邀请南通市专家培训2次,亚夫富民大讲堂6次。邀请健康科普专家进社区2次,开展医疗咨询500人次。积极培养“三农”带头人。通过“削薄攀高”行动,提高第一书记综合素质,实施乡村人才助力。鞠桥建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龙桥社区建成国家级农民田间学校,培训乡村种田带头人和示范户。

三、助力企业创新新动能

开展助力企业创新。协助经发局精心培育助企创新示范基地——南通天煊公司、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海泰科特。务实开展“一聚焦五助力”活动12次。邀请市局领导和专家到镇面对面服务2次。积极开展科技助力涉农企业活动。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新增2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支平和丰瑞、1个农技咨询站韵晖农机,培育2个全市重大农业项目。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

四、助力人才培育增活力

会长先后与鞠桥社区第一书记陈鹏宇、加力社区第一书记陈鹏鹏两个村居结对,会员杨长友、汪宝剑、袁霞也分别与所在村结对,创立了湖刘社区标准化轮作种植基地,创办了林上汪宝剑家庭农场、袁庄袁霞草莓园。农业组会员8人全部与所在村结对,他们主动送科技到田头,他们的专业技术和热情服务赢得当地群众好评。

(石明良 杨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