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于持续的天气干旱,大田作物普遍生长条件差,小麦油菜生长受影响。5月正是大田小麦油菜成熟期和水稻开始育秧的关键时期。在这关键时期南通市老科协组织农业老专家开展了以“银发田间指导、助力农民增产”为主题的老专家基层行活动。
5月19日,南通市老科协副会长、市老科协农业农村分会会长范袁斌率农业农村分会的三名农业老专家及南通市耕地保护站站长高级工程师巩万和等一行五人,先后来到海门区、如东县、如皋市油菜、小麦和水稻育秧田间考察指导工作。参加活动的老专家有从事小麦生产研究40多年的南通市农业农村分会副会长、原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三级研究员刘建,南通市老科协农业农村分会会员、原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推广研究员吴九林,如东县老科协农业农村分会会员、原如东县蚕桑园艺指导站站长二级研究员韩益飞。三位专家在大田农作物栽培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南通市乃至江苏省内都有很高的权威性。南通市老科协农业农村分会秘书长、研究员级高工倪建忠一起参加了走基层活动。
老专家们首先来到海门区临江镇李朱村强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油菜栽培点,面积650亩,老专家们高度肯定该点采用的种植模式集成与示范、油菜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等先进的油菜栽培技术,对油菜作物后期管理及试验数据的采集进行了指导。然后来到海门区悦来镇合东谷物专业合作社小麦试验点,该试验点为悦来镇2024年粮食高产竞赛示范方,栽培扬麦25面积524亩,采用犁耕深翻、机条播匀苗高产栽培、秸秆全量还田壮苗技术。专家们肯定了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能取得高产的效果,同时还指出了后期施肥管理、草害防控的不足方面,并进行了相关的技术指导。
专家们来到如东县卫星家庭农场水稻育秧现场、长沙镇四桥村和丰利镇九和村小麦叶面肥试验田考察指导,范会长要求对试验田进行规范试验测产,实收对照,要对各种叶面肥喷撒的数量、增加的生产成本及增产的效果进行评价,对生产成本低、增产效果显著的叶面肥加快技术推广的力度,为农民增产致富创造条件。
专家们来到如皋市东城镇南庄村金太龙叶面肥示范试验田,该田块由于台风暴雨的影响正常播种后积水太多,麦苗未出齐,后在2024年12月4日重新播种的,每亩的出苗量不足3万枝。栽培过程中通过增加金太龙叶面肥的次数等增强田间管理措施,预计小麦亩产仍然500公斤左右。刘建研究员指导种田大户时指出,小麦使用肥料有讲究,对原来高产田块要实行“二头足,中间空”的施肥模式(即在小麦苗期及扬花期施足肥料),对出苗少、地壤贫廋的田块要增加施用肥料的次数和数量,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成熟的需要。
(市老科协农业农村分会 倪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