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献策
关于进一步优化南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的建议
发布者: 科技之窗 发布时间: 2025-03-12 14:44:22

就业见习是指由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高校毕业生本人意愿,组织其到经人社部门认定的就业见习单位进行见习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能力的一项就业促进措施。202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明确要求提升青年就业服务效能,强化针对性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见习实习,形成衔接校内校外、助力成长成才的服务支撑。就业见习连续两年被列为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

一、就业见习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见习对于高校毕业生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实践能力、促进实现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就业见习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载体。通过3-6个月见习,毕业生可以亲身体验职场环境,增强自身实践动手能力。

(二)提升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具体项目,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实践证明,拥有见习经历的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与性价比。

(三)促进个人职业成长。通过就业见习,毕业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岗位工作内容和要求,成功完成工作任务,可以让毕业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帮助自己尽快明确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

二、就业见习工作现状分析

(一)已取得显著成效

我市就业见习工作名列全省第一方阵。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全市见习基地企业达664家,其中市本级基地292家。中天科技、中天钢铁、中国天楹、铁锚玻璃4家企业入选江苏省百家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全市共发布就业见习岗位13980个,其中大专以上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11573个。全市组织见习4916人,完成年度指标任务的126%。

(二)存在主要问题

1.补贴执行存在差异。我省就业见习补贴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两种发放模式,即直补个人与直补企业两种模式,我市普遍采用的是直接补贴企业的发放模式。即基地每月按不低于辖区当年度月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见习人员生活补贴。见习期满后,财政资金按每月每人当年辖区月最低工资标准的75%补贴给基地。另外,市本级基地与各县市区基地享受就业见习补贴金额存在差异。例如南通市本级、启东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490元,基地享受生活费、带教、人生意外伤害险3项补贴,每月补贴为2067.5元(生活费补贴1867.5元、带教补贴200元),另含人生意外伤害险补贴120元。海安市、如皋市、如东县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260元,上述三地区每月生活费补贴为1695元,且如皋市不享受带教补贴与保险补贴。

2.见习岗位供需不匹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特别是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对就业见习岗位要求较高,例如要求较舒适的工作环境、较高的待遇、较好的发展空间等。而见习基地企业提供的见习岗位侧重于一线与实际操作,工作环境较为一般,对体力与耐力要求较高,供求双方心理预期差异较大。

3.资金保障略显不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就业见习来培养与筛选求职者。例如苏钏科技招募清华大学毕业生见习,并成功留用。奥托立夫(中国)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一次性组织百人见习,成功留用了14人,开创了单个企业组织见习人数之最。与之对应,申报就业见习补贴的资金也水涨船高。2023年全市就业见习资金拨付达1760. 98万元,市本级也从320万元提升至540万元。2024年见习补贴实际支出1748万元,部分县(市、区)由于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导致就业见习政策难以完全发挥效力。

三、五点建议

优化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需要从加强财力保障、政策引导宣传、优质见习岗位募集与匹配、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政策协同与联动等五个方面具体入手。

(一)加强财力保障。建议市和县(市、区)财政部门加大保障力度,以2024年度就业见习资金为基数,按照每年5%的比率递增,切实满足企业申报就业见习补贴的资金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或地方为见习人员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提高保障水平。

(二)加强政策引导宣传。建议通过市和县(市、区)政府官网、人社部门网站、各类媒体以及高校等渠道,广泛宣传高校毕业生见习政策,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和透明度。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政策和成功案例,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针对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继续做好政策进园区、高校、企业“三进三问三送”(进园区、进企业、近人才;问需求、问建议、问对策;送政策、送服务、送关怀”)系列活动,提供精准的政策解读和指导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政策。

(三)募集优质见习岗位。建议围绕挂钩服务单位和重大项目,联动县(市、区)、工信、商务、园区等部门梳理岗位需求,挖掘有效见习岗位。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指导企业将见习实习和职业发展有机融合,不断引导优势产业链头部企业提高见习认可度。要与在通高校、职校充分交换就业见习岗位信息,全力促成在通高校学生留通见习与就业。建立见习工作数据的收集、归纳、分析、反馈、研判和指导的双向交互机制。着力提高见习人岗匹配成功率。

(四)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建议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从见习申请、岗位匹配、见习过程管理、就业跟踪指导等全链式服务。建立见习导师制,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在见习期间进行创新刨业实践,为他们提供资金、场地、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优化见习补贴的申请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和难度,提高政策落实的效率。加强对见习基地的指导服务,做好网站审核、岗前培训、待遇保障、专人带教、人员管理、权益维护等工作,对见习基地督查考核,实地抽查并走访相关企业,促使见习基地为见习人员创造良好条件。

(五)促进政策协同与联动。建议教育、人社、财政、科技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高校毕业生见习政策落实。教育部门应加大本地院校的组织力度,持续发动本地院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市人社部门应加大见习岗位持续开发与见习补贴的及时兑现;市财政部门应加大就业见习补贴资金的保障力度;市科技部门应鼓励高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基地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等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蒋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