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献策
南通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考与建议
发布者: 科技之窗 发布时间: 2024-09-29 14:13:1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论述。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

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紧要而迫切的任务,如何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切实推进企业实施数智化改造,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政府部门和企业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对新质生产力的任务、意义和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从八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一、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与特点

新质生产力是指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可持续化为主要特征的生产力发展形态。它是在全球范围内电子商务、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信息化的特点、创新化的特点、平台化的特点、分享化的特点。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亇方面:

1、数字化:新质生产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生产和管理,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2、智能化: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作用,实现生产设备和流程的智能化、自适应化和自动化。

3、网络化:新质生产力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各要素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形成全方位、全链条、全时空的生产体系。

4、可持续化:新质生产力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利用,在生产过程中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5、开放性:新质生产力倡导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理念,打破传统行业璧垒,促进产业创新和发展。

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任务

1、经济结构转型需求。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传统产业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压力,需要加速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业链水平。

2、推动科技创新力度。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源泉和动力,需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此外,企业可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技术引进和对外合作力度,推动技术交流和开放式创新。

3、推进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升级转型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需要开展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市场空间和创新发展模式。

4、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内容,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信息产业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扩大数字化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推动数字化管理和生产模式的创新。

5、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传统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与技术更新换代导致人力资源结构出现严重失衡,亟待通过提升教育培训水平和人才流动机制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6、强化人才培养途径。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和关键,企业应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应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同时企业可与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合作,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对接。

7、生态环境保护举措。高质量发展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统一,需要加强环境治理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8、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法律法规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应加快建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数字经济和新技术产业的引导和支持。

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1、对经济的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可能引发传统产业的淘汰和产业工人转岗就业问题。

2、对社会的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增加社会的包容性和创新性。但也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

3、对环境的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将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但也可能引发一些环境问题,如能源消耗、电子废弃物处理等。

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

1、政策大力扶持。政府可以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政策。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同时,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2、加大科技投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政府可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研发经费,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

3、加强人才培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具备高素质的人才。政府可以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同时,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在岗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转岗就业能力。

4、产业升级和转型。政府可以加大对企业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力度。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5、加速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可以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加强对数字经济和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和法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身的数字化管理和发展,推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保障数字经济的安全和稳定。

6、绿色环境发展。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政府可以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推动企业履行环保责任.促进新质生产力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7、营造创新环境。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营造创新环境。政府可以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社会氛围,鼓励创新思维和行为,让更多企业和社会能人志士能踊跃投身于这项活动中来,合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健康发展。

8、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政府可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互相借鉴经验和智慧。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魏竹海 魏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