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献策
关于镇村、社区建立“红白理事会”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发布者: 科技之窗 发布时间: 2024-03-21 11:43:52

近几年来,我市一直存在着“高价彩礼”动辄二三十万甚至超百万元,“红白”之事大操大办、累计几十桌甚至上百桌的现象。此风不刹,危害甚大。而要真正解决这个难题,笔者建议在镇村、街道社区建立“红白理事会”,既有利于破除这一陈规陋习,也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一、“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的严重危害及深层原因

(一)严重危害

1.异化了“红白”事办理内涵,冲击了社会公序良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白喜丧”之事,原本是社会公序良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红喜之事”,据《仪礼》记载: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征即彩礼,在古代称为聘礼或聘财,是婚约缔结的证明要件之一。从西周时期始,关于婚姻的缔结便有两个重要的社会规范: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是男方需要向女方纳聘财。古代法律对聘财的认定标准相当宽松,对聘财的形式及数量并无严格的限定。如唐律中“聘财不拘重轻,但同媒约言明纳送礼仪者方是。”重要的是在形式上完成“纳征”之礼。“聘财无多少之限。”立法者的意图非常明确,聘礼不以钱物多少为限,只要双方具有以此作为聘礼的共同认识,即为法律所认可。对聘礼的具体形式,法律并未有明确限制,可以是钱也可以是物。聘礼不论财物多寡,不论礼物之形式,但是聘礼又需要庄重雅致,以表达对婚姻的尊重。〔1〕但近几年来,彩礼在一些地方攀比成风,导致本应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异化为以彩礼为前提,先提彩礼再谈感情。降低了婚姻的甜蜜度,使美满姻缘成为用彩礼丈量的买卖交易。所谓“白丧之事”,是人们对长辈或亲属逝者的孝敬及尊重而举办的丧葬仪式。但近几年来,白事大操大办,少者几十桌,多者甚至超百桌,铺张浪费着实惊人。有的把受“人情”视为敛财之机,最后“捞一票”。

2.加重了农民经济负担,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人情不是债,灶头锅子背来卖”。这是广泛流传在社会上的一句口头禅,也是广大居民尤其是农民经济负担加重的原因之一。现在“白事”中乡村的一般邻舍人情在150元左右,稍有亲朋关系者则数百、上千元不等,这是农村居民不小的一笔经济负担。而“红喜”中的“高价彩礼”则动辄二三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如包括房车在内,平均都要超百万甚至数百万元,这对广大农民群众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有的还因婚而致贫返贫。现实中,高价彩礼屡屡引发社会问题。或让适婚青年“谈婚色变”,或让本应喜结连理的男女情感破裂,甚至反目成仇直至引发刑事案件,上演“人财两空”的悲剧。

3.影响了社会安定团结,阻碍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城乡居民尤其农民因“红白事”“高彩礼”“高随礼”而背上的“人情债”“彩礼”债而致贫返贫者的增多,给社会的稳定增添了极大的变数;也拖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的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后腿。

(二)深层原因

1.“要面子”的“搞攀比”心态作祟。一些女方要彩礼,不是要多少钱而是要面子。彩礼高的有面子,明显低于“行情”的就感到难以接受,于是互相攀比成风。

2.普遍存在的“地域行情”的推波助澜。

3.男多女少比例失调的客观因素。村里女子嫁到城里多,城里女子嫁到农村少;适龄女青年外出打工后不再回到农村,造成农村男女比例失调。

4.彩礼承担的多重作用。由于农村缺乏稳定丰厚的经济来源,使彩礼承担着家庭经济保障、养老补偿、脸面攀比等多重作用而不断水涨船高。

5.商业诱导的负面影响。婚礼市场商家利用人们“讲面子”、搞攀比心理,在婚礼规模、仪式包装等方面不断细化,以商业诱导加剧种种乱象。

二、“红白理事会”的主要职责与相关举措

为了遏制“高彩礼”“高随礼”、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促进乡村振兴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笔者以为,借鉴兄弟地区的成功经验,在镇村和街道社区建立“红白理事会”这一群众性组织,是大刹歪风邪气、大兴文明新风的有效做法和关键举措。

(一)“红白理事会”的主要职责

“红白理事会”一般由村、社区领导,村内区里网格员,能人(如法律明白人),乡贤等成员组成,既有权威性,又有办事能力。其主要职责为:

1.加强学习宣传调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民法典也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2022年,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农村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报备制度。〔2〕切实加强学习、宣传、调解工作,将中央这方面的文件、政策、法规精神贯彻落实到基层,做到家喻户晓,以正能量驱散负能量。

2.协助镇村组织将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纳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对彩礼、婚宴、随礼等标准、桌数、参加人数(范围:原则上以本村组为限)等作出约束性规定,并建立监督机制(包括理事会监督和群众互相监督),务使规定合约付诸实施,绝不流于形式。

3.加大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监管力度。在村党组织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帮助下, 切实加大对本村党员、干部和相关部门公职人员在操办红白喜庆事宜方面的监督管理,更好地发挥好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积极举办相关活动,做到有所作为。如举办零彩礼集体婚礼,为人民群众和适龄男女青年提供民间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等活动,既有效地提供了社会正能量,又减轻了适龄男女家庭的经济负担。

5.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镇村联手,更好地发挥镇村相关服务中心、志愿者队伍的作用,通过公益创投、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婚丧喜庆等风俗改革的相关工作。

(二)制定实施相关配套举措

1.相关部门协调联动,促进红白喜庆改革和移风易俗工作顺利推进。比如,民政、宣传、文化等部门要按照自身的职能,积极配合本级政府建立一站式、多元化的婚姻家庭服务机制。如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倡导简约适度婚俗礼仪、培育文明向上婚俗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家教等。相关部门加大对公职人员监管力度,应建立婚前廉政谈话、操办婚嫁事宜报告备案、违规操办婚丧事宜歪风查办立项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做到红白事新办、简办、廉办。

2.制定出台相关激励举措,确保措施落细落地落实见效。如出台以精神鼓励为主、以物质鼓励为副的奖罚措施:对于“零彩礼”“微彩礼”的适龄男女家庭可获评“移风易俗好家庭”“文明新风户”等荣誉予以鼓励,并视情况给予免费体检、一定数额的创业担保贷款或适度物质奖励;对于“高彩礼”、大操大办的户头经劝阻调解后仍不改进者,给予批评教育、适度限制创业担保贷款以及采取其他相关适当制约措施。

3.重视“高价彩礼”背后的经济逻辑,并设法采取相应措施。如通过增加城镇教育资源等方面的有效供给,进一步推动就业、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均衡化,减轻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显性或隐性成本负担。

4.创新推动,靠前探索,建立市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取得经验,面上推广。据相关资料显示,2021年4月以来,全国已确立32个婚俗改革实验区,均收到了较好的成效。〔3〕

5.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红白事”办理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为方便居民办理“红白”事宜,降低成本,减少开支,不断完善农村相关基础设施很有必要、势在必行。如原则上以村为单位(小村也可以数村为单位)建立“红事馆”“白事馆”及配套合约食堂(也可采取“一条龙”方式),红白事办理形成制度并张贴公示,时间、规模、场所等均按相关规定办理。这方面,惠萍镇海鸿村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该村将敬老院和“白事馆”置于一处、融为一体,既赡养了老人,又方便了丧户,还安排了部分村民就业,可谓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据了解,因办理“白事”的收费价格合理,丧户普遍均能接受,所以生意也还不错。值得其他镇村学习借鉴。

(启东市老科协张建芳、周智灵、张一平)